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研究 > 研究摘录

青海土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发展

 

      曹娅丽青海艺术研究所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被世人誉为万山之祖亚洲的脊柱,中华民族母亲河黄河和长江就从这里奔腾而出,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滋润了悠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世代居住在这块雄奇而神秘土地上的藏、回、蒙古、土、撒拉、汉等各族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口头和非物质遗产非常丰富。其中,土族是青海省特有的民族,在长期形成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内容丰富、个性鲜明的土族文化艺术,由此而成为了青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土族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土族历史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一、土族
    土族作为我省一个世居少数民族,而且是特有的一个民族,到目前总人口已达20多万人。他们主要分布于青海省互助、民和、同仁、大通等地,甘肃省的天祝、永登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其中互助土族自治县是我国唯一的土族自治县。土族自称蒙古尔察汗蒙古尔,是以蒙元时期入居青海河湟地区的蒙古族为主,吸收汉、藏诸民族成分及其文化因素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关于土族的族源,青海史学界对其有多种学术观点,论述不一。主要有土谷浑说和阴山白鞑靼说两种。
   
土族有自己的语言,属阿尔泰语蒙古语族,由于居住地域差异,形成三种方言,即互助土语、民和土语、同仁土语。土族最初信奉萨满教,后由于与藏汉民族交错杂居,文化上受其影响较大。现如今,土族多信奉藏传佛教,因而格鲁派寺院较多,仅互助县境内就有20余座,佑宁寺便是其中较为著名的寺院之一。土族因其独特的人文与自然条件,其文化艺术已成为世人瞩目的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
   
二、土族文化艺术遗产的类型及特点
    土族艺术种类较为丰富,它包括歌舞艺术、服饰艺术、绘画艺术、民间文学艺术等,都具有十分独特的艺术风格。其民俗活动文化积淀厚重,内容广博而绚丽多姿、内涵丰富而异彩纷呈、形式独特且流传久远。无论是从文化学角度,还是社会学角度讲,都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研究价值,它们是青海乃至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艺术遗产。
   
(一)土族文化艺术类型
   
土族文化艺术因其成员分布及居住地域之不同,形成了各自鲜明的特征,因所处历史发展阶段之不同以及受周边民族文化之影响,形成了同一民族具有不同地域特色的文化艺术现象,即互助、民和、同仁三个土族聚居区,各地土族文化艺术有着相对的独立性。
   
土族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或文化现象,是多样的,多彩的,在民族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首先是原始信仰与祭祀礼仪、节庆等宗教活动,内容丰富而独特,是保留至今的原生形态的文化艺术遗产。从原始信仰而言,土族多保留了萨满教的原始信仰,主要表现在土族地区保存着图腾崇拜、巫术等原始宗教活动。其中包括原始舞蹈,如同仁土族的於菟舞、六月会和民和土族纳顿会等。从宗教而言,历史上,藏传佛教在土族地区普遍流行,佑宁寺宗教节日、佛事活动及宗教舞蹈羌姆,与藏传佛教寺院格鲁派的内容基本相同,但又有自己的表演特点。
   
文化是人类诞生以来最伟大的创造,是人类飞升出蒙昧状态的翅膀。而人类最初的文化与宗教混同一体,尤其是在人类社会的早期,人类文化是在原始宗教的母腹中孕育、诞生、成长的。也就是说,宗教是一种特殊的人类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宗教文化渗透在土族文化的各个领域、各个层面,与土族文化的发展、延续互连互动,息息相关。这从具有强烈的地方和民族特点的於菟纳顿六月会中得到较清楚的反映。
   
青海同仁土族、藏族共同参加的最盛大的宗教节日六月会,它所展现的特殊风俗和仪式弥漫着苯教、萨满教等原始宗教文化遗风。历史学家把仪式看作是人类远古文化的活化石,因为宗教仪式的起源、性质、类型等,特别是巫术和禁忌中保留着人类早期的历史风貌。从六月会的起源、性质、类型以及巫舞种类等方面考察,都可窥探出六月会,折射着民族的历史传统、社会结构、生产经济、生活习惯和社会思想等方面的内容,对民族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也产生着或显或隐的影响。因此,可以说它重现着传奇般的过去。
   
同仁土族跳的於兔舞,是一种由巫师操作的一种拟兽舞。它是一种十分古老的民俗祭祀活动。於菟舞,是舞者扮成老虎模样的舞蹈,所扮演的这种动物是与他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的动物形象,也就是他们的图腾形象。它是人类最初本能宣泄情感的原始形式,倾注了氏族情感和原始宗教意义,它不仅反映了远古人类图腾崇拜,而且是人类信奉万物有灵观念的原始宗教文化的再现。
   
民和三川土族纳顿会,更是展现了土族人民风土民情与生活习俗,充分反映了土族先民的动物图腾崇拜,山神、龙神以及二郎神崇拜。总之,纳顿,经历诸多世纪的衍变和发展,形成今天具有多元文化复合色彩的民俗活动,成为青海土族唯一社会生活容量大,思想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的文化载体。
   
其中祭祀仪典中跳法拉杀虎将保存着萨满教的遗风。纳顿最后的程序是跳法拉法拉即巫师,为人与神之间的媒介,土族人视法拉为二郎神的化身。表演时先焚香跪拜,口中喃喃有词,进入迷狂状态后,口吐白沫目光呆滞,则为神灵附体。其中有的法拉,还要表演插钢钎、钢刀等绕场舞蹈。土族跳法拉是属于古代巫术的遗风,祭祀中法拉请神、娱神、酬神以及替神宣誓神谕等一系列活动,实际上是北方萨满教的遗绪。土族先民曾长期信仰和依赖萨满的庇护。这充分反映土族先民部落的生活及对动物图腾崇拜信仰。
   
巫术活动中的舞蹈、歌唱等作为原始文化的图腾歌舞,巫术礼仪曾经延续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时期,这些原始的艺术活动并未淹没或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恰恰相反,土族的先民沿袭并继承下来,世代传承。成为土族独特的文化艺术遗产。
   
其次、土族服饰绚丽多姿、五彩缤纷,被称为穿彩虹花衫的民族。作为民族文化的遗存之一,土族服饰文化记载着民族变迁史上许多重要的文化信息。作为一项重要的民俗文化传承,服饰负载着一个民族发展史上诸多信息,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双重层面上折射着一个民族在成长史上吸纳别族文化、构建本民族文化过程中形成的种种文化形态,这是观照民族文化的一扇重要窗口。
   
婚姻是一种社会习俗,婚姻行为表达着一种文化观念。民族不同,习俗各异。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婚姻习俗的差异反映了文化上的差异,一个民族的婚姻习俗取决于该民族的文化,同时也体现和反映这个民族的文化发展历史。土族婚俗的四道程序所包含的内容不仅体现浓郁的民族特色,而且体现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美学评判标准,这种负载了诸多文化内涵的仪式,以其自身独有的方式世代相沿,成为一种对族群内部有重要影响力的历史文化传承。土族婚礼因聚居地区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的差异,尽管呈现出一定的内部差异性,但更多的表现出民族文化的许多共性特征。
   
然而,土族婚俗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更多的表现出其具有的艺术性。土族婚礼融进了各种艺术活动,如要唱道拉(土语,宴席曲)、哭嫁歌、迎娶歌,要跳安昭舞,要对歌等。在我国各民族婚礼中,土族婚礼的表现形式最具艺术特点,被誉为歌舞剧式的婚礼。
   
其三、土族歌舞安昭轮子秋花儿、宗教舞蹈羌姆婚礼歌舞等等,都是流传久远的土族民间歌舞,土族的绘画、刺绣和造型艺术也久负盛名。土族民间音乐起源于土族人民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土族人民是能歌善舞的民族,土族音乐更多地体现出人类早期艺术中诗、歌、舞三位一体的情状。土族民间音乐是土民族社会生活的艺术浓缩,是民族情感的真实记录,其浓郁的民族气息、鲜明的艺术个性、独特的表达方式,不仅令人称奇,更使人在震撼之余领悟到其深刻的文化蕴含和审美价值。如《祁家延西》是一首古老的长篇叙事赞歌,歌颂土族领袖祁延西,艺术地记载了土族历史上第十一代祁土司祁秉忠的事迹。具有土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土族花儿,从其内容到形式的总体艺术特征上看,在艺术内涵和形式构成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如流行于互助地区的土族花儿令《土族令》、《互助令》、《梁梁上浪来令》等,曲调独特、艺术特色鲜明。土族地区形成并延续着规模盛大的花儿会。每个地方的花儿会都有着美丽的传说。土族安昭舞是土族世代相传的群众舞蹈形式。轮子秋是传统娱乐项目,其艺术形式均反映出土族先民的生活生产形态。著名的热贡五屯艺术,就有土族人参与,他们是吾屯上下庄、年都乎、郭麻日、尕沙日、保安上庄五个土族自然村,村里聚集着许多从事藏传佛教艺术的土族手工艺人,以唐卡、壁画、泥塑、雕刻而闻名中外。其绘画艺术在画法制作和人物造型上虽然受藏族影响,但也浸透着土族艺术家的心血和智慧。他们的手艺世代相传。
   
(二)土族文化艺术特点
   
由于土族族源的多元性,使得多种文化汇聚于土族文化中,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局面。与此同时因居住地域不同而出现了不同地域文化艺术特征,形成了三种土族文化生态圈,即互助、民和、黄南同仁土族文化艺术。互助土族文化艺术一方面保存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艺术,如安昭舞、轮子秋、服饰、婚礼等,一方面不同程度地受汉、藏文化影响;民和土族受汉族影响较大,保留着萨满教、道教一些遗风,如纳顿会;黄南同仁土族,受藏族文化影响较深,虽然保存了一些萨满教遗痕和土族固有的文化艺术特征,但普遍信仰藏传佛教,从服饰、语言、绘画、祭祀仪式等处处都可以看到藏文化的影响与痕迹。土族在保留自身文化艺术特征的同时,兼容汉、藏、蒙等民族文化,呈现出多元性、原始性、独特性、宗教性、融合性和地域性等特点。
   
三、土族文化艺术遗产的继承、保护与发展
    综观土族文化艺术的发展现状、类型及特点,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文化价值和人文价值,而且涵盖了人类文化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多种学科。
   
从社会学角度讲,土族文化艺术尚处在原生形态,依然保存着古朴原始的遗风,如土族服饰、婚俗、於菟舞、纳顿会、六月会等,从中可窥探到土族先民的精神寄托和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追求,探寻到土族的历史以及与多民族交融发展的轨迹。
   
从文化学角度讲,土族文化艺术积淀厚重,内容丰富,形式独特。其民族语言、民间文学、音乐、舞蹈、绘画、工艺美术、民居、服饰、器具及传统节日、庆典活动、民族体育和民间游艺等民俗活动,古朴而原始,神奇而独特,是我国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这种原生态的文化艺术已成为研究土族历史发展的活化石,已成为世人瞩目、学者关注的重要研究对象。如热贡艺术由于涵盖了土族绘画、舞蹈、祭祀仪式与图腾崇拜等文化形态,现已申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基于对土族文化艺术类型及其具有的多元性、独特性、宗教性和地域性等特点的认识,以及对土族文化艺术保存的丰富的原生态文化和呈显的活态艺术的价值的肯定,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加强保护。由于土族人口稀少,分布与居住地域又多与藏、汉、回等民族交错杂居,因此受多民族文化影响较深,加之现代文明的冲击,其文化生态圈十分脆弱,很容易被同化或消亡。因此,重视土族文化艺术的人文价值,采取必要措施保护其文化生态圈更显得十分重要和异常紧迫。
   
我认为,根据土族固有的文化生态圈和艺术特点,当务之急应规划建立三个土族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区和采取一个研究保护对策。三个土族文化艺术遗产保护区是:
   
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土族歌舞、服饰、婚俗等土族风情文化艺术保护区。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纳顿会艺术保护区。
   
热贡土族文化艺术保护区,它包括土族绘画、雕刻、祭祀仪式及颇具古韵的土族於菟舞等。
   
一个研究保护对策是拓展研究分支:
    1
、土族地区史料、史学研究。史料研究,其主要任务是对青海土族历史资料进行全面、系统的耙梳、挖掘和整理,这方面已有了《青海方志资料类编》、《互助、民和、同仁县志》等资料的搜集、出版。今后的工作精力应放在如何细化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史学研究,是对土族地区的历史进行系统、深入的分析、研究,既关注传统上层建筑领域,也重视历史上的经济发展、文化思想、社会结构和社会变动以及民众的习俗、生活和土族的发展。
    2
、土族地区宗教研究。从历史看,宗教对于土族地区有重大影响,土族由最初的原始信仰萨满教,转为信奉藏传佛教,但一些土族地区仍保留着萨满遗风。这是我们阐释土族文化艺术的一个必不可少的角度。
    3
、土族地区民俗研究,民俗有文化活化石之谓,土族地区有丰富的民间传说,多彩的民间艺术,并有颇具特点的民间信仰、民间风俗、观念禁忌、祭祀仪式等。对此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土族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以及土族人们文化心理的延续、积淀等。
    4
、土族文化形态研究。此项研究可针对土族的文化价值观、伦理观及其所体现的民族精神等进行综合、完整的比较、清理。
    5
、土族艺术研究。土族历史上包括近、现代有许多诗词歌赋、音乐、舞蹈、民间文学等。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多样、独特,兼有史学和艺术双重价值,这方面已有国家立项课题《青海土族文化艺术研究》的研究、出版。
    6
、土族地区旅游发展研究。旅游正日益成为拉动经济的一种重要的经济文化产业,开展土族地区旅游资源的研究,一方面通过研究扩大土族文化艺术的知名度,增强土族自身的辐射能力,一方面土族文化艺术既连接历史,也面向未来,通过对土族地区旅游文化内容、形式、风格的探讨,研究如何在旅游中最为充分地利用土族文化资源,再现其生态、人文方面的价值,才能更好地体现土族旅游文化的特色。
   
近年来,在青海当地政府和民众、学者的努力下,对土族文化艺术保护与抢救做了一些工作。当然,建立土族文化艺术保护区,这将从根本上促进土族文化艺术的保护与继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