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研究 > 研究摘录

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新探索

 

陈燮君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既有以物质形态为主的有形文化遗产,如文物、典籍等,又有主要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传承下来,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承、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上海拥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上海的地域特色,上海百姓的文化取向和审美情趣,是上海历史的一种见证,海派文化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上海建设文化大都市的重要内涵和资源。进一步分析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经验和问题,探索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和新举措,对于推进上海文化建设、提高上海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优势资源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要努力把上海建成文化大都市,上海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文化需要历史的积淀。在这一方面,除了名人故居、传统石库门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外,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上海城市文化发展的优势资源。
  (一)上海城市文脉记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文脉,那是一座城市特质的组成部分,是城市彼此区分的重要标志,更是城市人精神上共同的根与魂。那些以民间艺术、社会风俗、礼仪、节庆、传统手工艺技能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传承的城市生活方式、城市文化方式和城市精神,是城市文脉的生命载体。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上海在漫长的文明史发展的进程中,不仅流传下来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的是,还以口头或动作的方式积淀了十分丰富、颇具生命力的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了上海人民的传统理念、审美个性和文化精神,成为见证上海城市文脉的活化石,以致我们在回答什么是上海人海派文化时,竟不能离开体现上海特色的语言、习俗、传说、歌谣、节庆、艺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透过这些文化符号,上海城市文脉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变得更加具象、更加丰富、更加生动。
  (二)上海文化老码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开埠之日起,上海通商码头的定位就为各种文化和文明在上海的交汇、交流与交融提供了便利。频繁进出的商船,不仅带来了丰富的生活物资,还带来了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文化,于是通商码头衍生为文化码头。一个剧种、一个戏班、一个演员,不管出自哪里,名气如何,规模多大,往往都想到上海靠一靠,走一走,露一露。因为只有在上海红了,那才是真正的红。如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充分保护的京、昆、越、淮等剧种,无不是发轫于其他地区而成就于上海文化老码头,如俗称水磨腔的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却在上海地区兴盛发展;虽然京剧的源头可追溯到徽班进京,但京剧的称呼第一次是在《申报》上出现的,而且现代京剧代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四大家都与上海有着紧密联系,麒派周信芳在上海崛起;越剧的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落地唱书,自从小歌班进入上海后才逐步兴旺起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次以越剧称之;起源于江苏盐城等地的江淮戏,到了上海以后才逐步过渡为剧场艺术,并形成了丰富的流派形式和演出剧目。
  (三)上海工业文明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上海在上世纪20年代,铁路、纺织、港口等产业初具规模,留下了丰富的工业文明。从黄浦江畔享有中国工业摇篮美称的江南造船厂到以后相继诞生的中国第一家发电厂、第一家煤气厂、第一家水厂、第一家纺织厂,其规模在当时均号称远东第一,上海传统工业企业在整个近现代中国经济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留下了大批珍贵的民族工业文化遗存,不仅包括老厂房、老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依附于这些老厂房、老建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供水行业建厂最早的杨树浦自来水厂由一幢幢英式建筑组成,展示着上海公用事业发展的历程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140年历史的江南造船厂囊括了很多中国第一,浓缩了中国民族造船史、近代科技发展史、近代工业发展史以及近代国防工业发展史;苏州河两岸老厂房的背后都有生动的故事,将这些故事串起来就是动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上海城市风情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是一座既传统又现代的城市,既精致又很有风情的城市。上海的风情摇曳在外滩璀璨的灯火中,萦绕在低声昵哝的吴语中,渗透在弄堂亲和的气息中,蕴含在独具特色的民俗民风、传统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那些历经风雨留存下来的上海老字号为例,承载的是各种传统技艺、工艺和专有品牌、经营理念,凝结的是上海人的商业智慧、生存睿智和诚信理念,展示的是上海商业文化的发达和商业文明的魅力。光顾这些老字号,就能聆听时空的回音,阅读历史的沧桑,重温跌宕的过去,感受城市的风情,进一步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的认同感。
  二、上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经验
  近年来,上海按照文化部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部署,在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面结合、讲求实效的工作原则指导下,通过健全保护工作机制,全面开展资源普查,建立三级名录体系,强化各项保护措施,加强宣传普及和交流传播等,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目前,上海已建立国家、市和区县三级名录体系,其中,国家级名录项目33个,市级名录项目83个,区县级名录项目206个。上海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经验:
  (一)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非物质文化催生了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又涵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两者相互依存、互相作用。近年来上海把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结合起来,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上海的博物馆和纪念馆利用其考古、文博、历史、民俗等专业人才和科研优势,收藏和保护的技术优势,面向现代社会的社会教育优势,在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5.18”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文化遗产日和历史文化名城命名日等精心策划了一系列活动,把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结合起来,借助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达到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又如近年来普陀区致力于打造苏州河文化长廊,其基本理念也是要通过发掘苏州河沿岸的老厂房、老建筑等文化遗存,再现民族工业发展轨迹,保护苏州河传承的文化血脉。
  (二)与现代教育相结合。传承与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在于人才。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的传承方式,主要是技艺传授,由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口传心授,基本上没有文字的记录。随着历史延续,古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形式在悄悄消失,很多东西已无法寻找。教育传承是最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式之一。上海很早就开始探索利用现代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的培养。如在传统手工技艺保护方面,上海工艺美术学校于19604月正式创建,这也是全市唯一一所专门培养工艺美术设计人才的中等专业学校。结合工艺美术的产地特点,美校首届开设了玉雕、牙雕、漆雕、木雕、织绣五个专业,之后又相继开设黄杨木雕、红木雕、工艺绘画、玩具专业。在传统工艺美术中受到关注的特种工艺品种通过这些专业的设置被继承下来,有别于单纯师傅带徒弟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开始在教学中得到尝试,形成了美术基础、专业设计、文化辅助三足鼎立,艺术教育与手工艺技术训练并重的教学格局,即西画、国画、雕塑、图案等领域的美术教师主持学校的艺术教育,来自行业常年从事玉雕、木雕、绒绣的有经验艺人主导学校的手工艺技术训练,文化共同课教师配合进行学生的素质培养。40多年来,学校共培养了5000余名毕业生,成为上海工艺美术行业的生力军,不少人成为专业领域的领军人物。从学校开办时抢救保存的上海一批濒临消亡的手工艺品种到后来学校毕业生创作的香樟木雕《五卅运动》、黄杨木雕《觉醒》等作品,上海工艺美校的创立和发展为上海工艺美术的保存、繁荣、发展贡献了力量。又如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的石氏伤科疗法,由于较早进入了中医高等院校教授,通过现代教育手段进行科研和教学,所以该门派伤科的门人遍及天下,成为国内中医学界令人瞩目的医学流派,随着中医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重视,其项目保护前景相当看好。
  (三)与文化产业的推进相结合。近年来上海在发展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自觉将保护和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贯穿始终,取得了积极成效。如在推动创意产业发展方面,上海作为一座历史悠久、工商业发达的文化城市,从16世纪成为中国棉纺织手工业中心,到19世纪中叶成为商贾云集的港口城市,形成了一批风格独特、具有建筑特色和历史价值的老厂房、老仓库,这些老建筑承载的上海城市发展文脉的价值不可估量、资源不可复制。面对工业向市郊转移以后中心城区留下的近2000万平方米老厂房、老仓库和老建筑,上海采取了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并举的方法,利用文化产业强力推动,一方面,通过细心呵护,精心保留了老建筑的历史风貌,保留了城市文明的历史足迹,另一方面,又通过注入新的产业元素,使老建筑成为新产业发展的摇篮。目前,全市创意产业集聚区的三分之二以上是通过保护性开发老厂房、老仓库和老建筑等存量资源建立起来的。又如在老字号建设方面,恒源祥原是1927年创立的一个小商店,专门销售人造丝和手编毛线。之所以能从1987年以后逐步发展成为一个大型企业集团,关键就是恒源祥利用老字号的无形资产优势撬动了庞大的社会有形资产,使恒源祥这一品牌价值达到6个亿,实现年销售额30亿。老字号的优势在于,因为有着其独特的品牌文化;衰落的根由也在于,因为而缺乏适应新环境的活力。但是如果以新的理念对老字号的无形资产进行成功的产业运作,那么老字号就可以不断增值,可以大大促进老字号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四)与国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结合。近年来,上海以做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申报作为重要抓手,大力推进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资源普查和资料梳理,进一步明确了具有重大价值的保护项目,并通过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使这些项目的重要历史价值被重新认识,其生存保护现状以及传承发展瓶颈等问题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吸纳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保护工作,使这些蕴含着上海人某些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体现着上海人民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弘扬。
  (五)与政府职能转变相结合。一是健全保护工作机制。上海市委、市府领导历来重视非遗保护工作,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出了使上海城市历史文脉在现代化社会建设中得以保护和传承,民族精神得到弘扬和传播的工作要求,并明确了保护遗存、扶持传承、开发利用、扩大传播的工作思路,每年均召开有关工作会议,规划部署保护工作。在市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上海现已初步形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体系。全市协调机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联席会议由上海市文广局召集,联合市发改委、市经委、市教委、市科委、市民族宗教委、市财政局、市建委、市农委、市卫生局、市旅游委、市新闻出版局、市体育局、市文联和市文管委共15个管理部门组成,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上海市文广局社会文化处;主体业务机构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各区县均设有保护分中心;另外,上海还在上海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作专家智库的基础上组建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聘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委员会委员陈勤建等各类专家40余人,以备决策咨询和进行工作指导。在以这三个层面协作为核心构筑的基本体系上,再整合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社会有关方面的力量,使上海非遗保护工作跳出了文化管理部门的小天地,走向了社会化保护的大格局。二是全面开展资源普查。上海自20057月以来,在浦东新区开展普查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工作。到目前为止,上海普查工作共收集文字记录稿12142篇,相关音像资料517份,初步认定并登记了3000多位在世的传承人。上海各区县也普遍成立了由分管区县领导牵头、文化管理部门负责、每个街镇均参与的普查工作班子。截止今年4月底,大部分区县基本完成了资源普查工作,目前正进入验收和论证阶段。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存量较大的市属系统单位的普查工作也积极推进。全市将全面总结普查工作,严把普查数据的质量关,建设好普查资源数据库和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网站。三是建立三级名录体系。在普查工作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上海建立了国家、市和区县三级名录体系。到目前为止,上海有国家级名录项目33个,市级名录项目83个,区县级名录项目206个。2007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下发,第一批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正式建立。名录涵盖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民间文学、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10个门类,共83个项目。一大批反映上海近现代历史、文化和工商业文明的项目,如上海港码头号子、剪纸艺术、沪上闻人名宅掌故与口碑、老凤祥金银细金制作技艺、南翔小笼馒头制作工艺、龙华庙会、豫园灯会等列入名录,体现出鲜明的海派特色。连同20074月中旬已建成的共有206个项目的区县级名录,上海国家级、市级、区县级三级名录体系也正式建立。国务院于20066月和20086月先后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上海共计33个项目位列其中。
  虽然上海近年来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是还要清醒地看到,保护工作还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亟待拓宽,不能仅限于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美术、传统戏剧、传统手工艺等方面,还要将保护范围进一步扩大到老建筑、老厂房、老字号等方面,进一步探索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举的保护模式;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的流派特性弱化问题值得重视。比如:中医药高等院校对项目起到了相当大的保护、传承、研究和发展工作,但是统一教育模式、统一通编教材、统一学术观点的类西医培养方式,使中医教育渐渐成为单一的院校培养模式,传统的师承方式越来越远离。而正是这传统师承方式,把许多院校里学不到东西,从传统的宇宙观念、辨证思想,到把脉技巧、诊断经验和治疗偏方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了下来,中国几千年的中医发展事实证明,师带徒是中医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是某些专科、一技之长、不同流派的医疗经验及手法等,很难在课堂上教学,只能由掌握者口传心授、手把手地教。所以,怎样在传统医药类项目的保护工作中保持并发扬流派的特色,并使之发扬光大,应该是保护工作的本源和目标。三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的完整性值得重视。每一个被纳入保护体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其背后往往都有社会民俗,但是现在的保护工作往往对项目本身给予高度重视,而忽略了民俗民风的原貌,导致保护工作成为政府部门自上而下的强势推动,往往缺乏社会力量的自觉参与,这不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三、上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思路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上海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可从以下八方面入手:
  (一)梳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思路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维护文化的多样性,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遵循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的精神和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根据上海的城市文化发展总体目标,上海将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难得的机遇,确保上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彰显中华历史文脉。
  (二)编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地图
  利用上海特有的传统手工技艺,制作一张形式精美、内容丰富、信息全面的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图,把上海已有的33个国家级名录项目、83个市级名录项目和206个区县级名录项目,按照项目所在的区县分布排列,充分展示上海的文化底蕴,在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期间,把它作为上海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通过各类旅游集散中心、互联网络等,免费发放和提供给中外游客,使他们全面了解上海城市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命主体
  人才是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生命主体,加强人才培养,是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效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家大师及其技艺的抢救、保护力度,利用现有教育体系,进一步加强对年轻一代传统手工艺技能传承人的培养,通过制定系列扶持政策吸收人才从事传统手工艺。如可以为民间艺人提供一个名优产品的长期展销平台,给予展位优惠,让他们有公开展示和销售自己作品的地方;制定相关政策,给大师、杰出艺人一定的带徒津贴,使传统民间文化得以存活、延续、创新、发展;对陷入困境确需加强保护力度的民间老艺人和一些传统民间工艺行业,加强政府扶持力度。
  为了使保护工作持续推进,要加强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队伍建设。包括扩充编制、细化分工等,特别是要加强业务人才的培养,既会田野调查,又能进行研究;既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又善于创意开发;既懂得业务工作,又了解市场营销,形成一个学以致用的人才培养体系,真正使人力资源培育成为上海非物质文化开发利用工作的支撑力。当然,区县一级保护工作机构可以设置独立部门、配备专业人员,来源是高等院校的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毕业生,建议在上海市重点领域人才开发目录中增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人员一项。要在社区基层建立一支职业化保护工作人才队伍,建议利用社区文化指导员人才认证体系,开发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职业资格认证项目。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协会,联合专业工作人员、社会热心人士和有关方面专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工作走向全社会。
  (四)提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支持
  通过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的渠道,争取财政的积极支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性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工作提供资金支撑。目前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不适应新型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社会资本参与程度还比较低,还没有建立起市场化、多元性、使文化企业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和获得合理回报的投融资机制。建议筹组专项基金会,奖励以民族、民俗、民间文化素材进行创作、开发的文化产品,为非物质文化的市场化提供持续、稳定的社会化筹资渠道。建议另在上海市文化发展基金会中单列一项对利用文化遗产进行文化产品设计制作的资助。在文化先进社区和文化先进地区评选时,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列入重要指标之一,促进基层对保护工作的各种投入。
  (五)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协调合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需要各政府主管部门相互协调,合理布局,形成整体性结构。各相关部门要分工协作,各司其责,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开发提供完善的服务。建议强化现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功能,分管领导例会半年一次,联络员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一些跨部门的项目保护工作,可以专门成立项目工作小组进行推进。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对保护工作的指导作用,专家委员会除了对项目进行评审外,对项目保护工作也要起到出谋划策的作用,建议在专家委员会中选择合适人选进入项目保护工作小组,直接发挥决策咨询作用。
  在政策法规的制订方面,急需出台的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其次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传承保护基地管理办法》、《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重要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办法》等。
  (六)营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城市风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通常是以传统或历史遗存的形式而分布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历史建筑、传奇故事、文物古迹、民俗节庆、工艺美术、音乐舞蹈、宗教信仰、语言文字、戏曲曲艺和手工技艺等,尽管具有很高的产品开发价值,但在没有开发之前,它们仍然只是历史的遗存。对这类资源,需要判断它们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使之能够与当代人的精神发生互动,再通过相关或系列资源的相互补充与烘托,使其部分成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商品。上海作为一个近代崛起的都市,工商遗产是富有特色的遗存,一些老字号企业更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可以从创意产业角度进一步进行开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上海城市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七)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长三角平台
  可以与各地文化主管部门联系,构建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意机制,对于列入名录的长三角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在不损害原生形态的基础上合理利用,进行嫁接、变形、重构,汲取其中的文化元素,进行重组形成新的作品,使之直接融入现代社会生活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不要以行政区划为局限而自设藩篱,要本着工作共担,成果共享的原则,通力合作,各自承担责任与义务,合理分配权利与利益,谋求共同繁荣、共同发展。
  (八)赢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世博契机
  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将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进行充分演绎,城市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是展现的一个重要方面。上海世博会期间,预计在园区内举办的各类文化演艺娱乐活动达到2万场,其中,中国56个民族的特色文化、300多个地方传统剧种、500多种国家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现,将成为2万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抓住世博会带来的难得机遇,精心策划、精心组织好展演展示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多元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一个民族或群体的生命基因,是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标识。上海将以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掀起新一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逐渐探索出符合上海城市特点的非物质文化保护途径和方法,推动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持续、科学地发展。
(来源: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