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研究 > 研究摘录

新华调查:校园传承能否成为“非遗”保护的良方

 

 
    今年6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记者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展开调查发现,由于生存土壤消失、难见经济效益,非遗保护正面临着后继乏人的窘境。为破解这一难题,宁夏、福建等省份近年来开始探索通过非遗进校园、将非遗技艺编入教材,探索非遗的校园传承保护模式。校园传承,能否成为非遗保护的一剂良方?
    非遗保护尝试校园模式
    京剧走出了非遗校园传承保护模式的重要一步。今年3月,教育部开始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江苏等10省市中小学试点京剧进课堂,一年级至九年级学生将学唱15首京剧经典唱段。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有关负责人指出,将京剧这一国粹纳入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旨在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实际上,非遗校园传承保护尝试,京剧并不是第一个,在此之前,宁夏、江西、福建等省份都已根据各自实际探索着非遗进校园。
    2007年,宁夏教育、文化部门开始在南部山区的西吉、海原、盐池等地农村中小学课堂教唱花儿。由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教授武宇林主编的《简编花儿教程》同时下发到宁夏各农村中小学。武宇林介绍说,为拯救这一传统技艺,20078月,宁夏举办了首届校园花儿歌手(教员)培训班,为宁夏各地培训近50名能够教唱花儿的音乐老师。他们最少的学会6首,最多的会唱十几首。
    花儿外,宁夏文化、教育部门还计划将回族器乐引进中小学音乐课教学,将剪纸、刺绣引入中小学美术课教学。中国踏脚之乡――宁夏泾源县则将传统体育回族踏脚引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
    校园传承:非遗会不会变味?
    采访中,一些保护工作者担心,部分非遗需要原生态的生存环境,原生态环境是保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汁原味的重要保障,校园环境大大不同于原有环境,校园传承出来的非遗是否还是原有艺术?
    宁夏群众艺术馆馆长靳宗伟举例说,宁夏哇呜”“咪咪”“口弦分别是汉唐以来在宁夏流传的古乐器埙、羌笛、芦管、簧的流变和遗存。经过历史的变迁,这些乐器在我国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中已十分少见,但20世纪仍然还在宁夏回族群众中流行。回族乐器由于音色优美,易于演奏,便于携带,在最流行的时候,回族乡村人手一把小口弦,而回族青年都是吹咪咪”“哇呜的好手。有句回乡谚语哇呜唱,庄稼长,咪咪吹,牛羊壮。正是回乡风俗的写照。然而这些乐器多音低声小,只有在乡村绝对安静环境下才能展示和欣赏其独特魅力,所以适合小范围传承,而不适合大批量培养传承人。
    宁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研究员雷侃解释说,没有土壤的花草难以长久,因此保护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应恢复或保留其原生态的生存环境。并不是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都适合校园传承,校园传承选择的多是一些推广性较强、在当地有一定群众基础的项目。
    对校园传承会致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变味的担心,靳宗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本就是活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关键在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诠释,因此校园传承并不会使之变味。
    让校园传承成为非遗保护的良方
    京剧进校园仅仅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先进文化艺术的一个良好开端。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进校园,文化部与教育部等部门协商,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中小学课程,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大学等,使青少年近距离感受和了解我国优秀传统文化。
    受访的多位专家认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重点在于一老一小,校园传承将一些陌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给学生,有利于培养一个兴趣团体,到时再从兴趣团体中选拔培养传承人会容易得多。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并不是因为年轻人对这些技艺没有兴趣,而是他们对这些技艺根本就不了解。我们到校园授课,学生都很好奇很感兴趣。宁夏隆德县民间剪纸艺人张炜说。
    “我们希望校园传承能扭转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传承链条濒临断裂的局面,能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找到一剂良方。宁夏文化厅社文处副处长李金升说。
    “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修复其自然传承链条,这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说。他认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如何评估、如何保护,各地还缺少全盘考虑的整体思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涉及到传承人挑选和培养的问题,所以必须要有二三十年的远景规划,才能对艺术形式的整体传承形成保护。
(来源:新华网/作者:曹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