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华生
现代意义的戏曲理论,产生于20世纪初的“戏曲改良”,及随后的“国剧运动”等。有意识地勾勒戏曲理论蓝图,则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如南京戏曲音乐研究院北平分院1932年创刊的《剧学月刊》,在《述概》开篇:“(一)本科学之精神,对于新旧彷徨、中西糅杂之剧界病象、疑难问题,谋得适当之解决。(二)用科学方法,研究本国原有之剧艺,整理而改进之,俾成一专门之学,立足于世界艺术之林。”并提出研究“关于戏剧所涵容之学问,如心理、历史、社会、哲学、宗教、音乐等皆是。”这一阶段,仅北平就成立了一批专门研究戏曲的机构,如李石曾、齐如山为首的中华戏曲音乐学院;梅兰芳、齐如山为首的北平戏曲音乐学院;李石曾、金仲荪为首的南京戏曲音乐学院北平研究所;梅兰芳、余叔岩为首的北平国剧学会;溥西园发起的中国剧学会等。还产出一批可喜的学术成果,如齐如山、王芷章等人的著述。然而,随着1937年“七七”事变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冲击了包括中国戏曲理论探索在内的文化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引进了斯坦尼和布莱希特等戏剧理论,对比研究中国戏曲理论,有一些初步成果,如阿甲《戏曲表演论集》等。但真正建构中国戏曲理论大厦,却是改革开放这30年。
一、奠基期(1979年―198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戏曲理论界逐步摆脱原有“左”的僵化理论之束缚,由于“戏剧观的讨论”和中西戏剧思维的对比,迸发出长时间思考的创造激情,一批有分量的戏曲理论成果不断涌现,如张庚《戏曲艺术论》、王朝闻《以一当十》、《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高宇《古典戏曲导演学论集》、张赣生《中国戏曲艺术》、苏国荣《中国剧诗美学风格》、沈达人《戏曲与戏曲文学论稿》、祝肇年《古典戏曲编剧六论》、叶长海《中国戏剧学史稿》、王朝闻作序的《戏曲美学论文集》及《戏剧美学思维》等。尤其是张庚和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论》的问世,标志中国戏曲理论大厦蓝图的绘制。
这一时期主要有三个特点:其一,对戏曲理论的诸多方面,展开了全方位的研究,各类专著和论文数量较多,质量也可观。其二,随着编撰《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各省、区、市卷的开展,《中国戏曲通史》三卷本和《中国戏曲通论》的出版,已勾勒出中国戏曲研究志、史、论的蓝图,与一批扛鼎专著,奠定了中国戏曲理论大厦的基础。其三,虽在戏曲理论民族化道路上有所前进,但似乎仍未走出前苏联戏剧理论模式和西方戏剧理论框架。
二、初建期(1990年―2008年)。又可分为两个阶段。
(一)1990年至1999年。随着1990年“纪念徽班进京200周年学术研讨会”,1994年“纪念梅兰芳、周信芳百周年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的成功举办,对戏曲理论大厦的建设进入初建期,尤其以中国艺术研究院推出的一套“戏曲史论丛书”,即傅晓航《戏曲理论史述要》、吴毓华《古代戏曲美学史》、刘彦君《栏杆拍遍――古代剧作家心路》、武俊达《戏曲音乐概论》、陈幼韩《戏曲表演概论》、黄在敏《戏曲导演概论》、栾冠桦《戏曲舞台美术概论》、沈达人《戏曲意象论》、安葵《戏曲“拉奥孔”》、马也《戏剧人类学论稿》、苏国荣《戏曲美学》、孙崇涛、徐宏图《戏曲优伶史》。这套丛书是对《中国戏曲通论》的拓展和深入。此外,一批有理论分量的专著面世,如阿甲《戏曲表演规律再探》、《李紫贵表导演艺术论集》、黄克保《戏曲表演研究》、赵山林《中国戏剧学通论》、蒋锡武《京剧精神》、龚和德《乱弹集》、姚文放《中国戏剧的文化阐释》、贾志刚《戏曲体验论》等。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有三:其一,随着《中国戏曲志》和《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各省、区、市卷的完成,“戏曲史论丛书”等著作的出版,初步建构了中国戏曲理论大厦的框架。其二,进一步走出前苏联戏剧理论模式和西方戏剧理论框架,更注重以中国的古代诗论、画论、古典哲学和美学等民族艺术哲学、艺术美学理论,来建构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戏曲理论。其三,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更为娴熟,并注重交叉学科的研究,如戏剧人类学、戏曲美学等。
(二)2000年至2008年。随着21世纪全球化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及改革开放的深入,大多数产生于农业文明时代的戏曲剧种,由于工业文明和后工业文明时代的来临,其生存危机加重,“中国戏剧(主要包括中国戏曲各剧种)之命运”大讨论,引起对中国戏曲本体的思考。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开展,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发展各戏曲剧种,如何激活传统戏曲剧种的活力,重新审视已经初步建构之中的戏曲理论框架,成为这一时期戏曲理论工作的要点。
这一阶段,中国艺术研究院启动了《昆曲艺术大典》和《京剧大典》两大工程。该院戏曲研究所主持了“昆曲研究丛书”;我国台湾地区出版了一套曾永义总策划的“戏曲研究丛书”,其中傅谨《二十世纪中国戏剧的现代性与本土化》、吴毓华《戏曲美学论》、王安祈《为京剧表演体系发声》、《陈多戏曲美学论》,郭英德《中国戏曲的艺术精神》等,有对戏曲理论较为精彩的阐述。傅谨《中国戏剧艺术论》、施旭升《中国戏曲审美文化论》、路应昆《戏曲艺术论》等,也颇具理论光彩。胡芝风《戏曲艺术二度创作论》,以自己演戏排戏经验,对戏曲舞台的二度创作作理论总结。廖奔、刘彦君《中国戏曲发展史》、刘景亮、谭静波《中国戏曲观众学》,亦是深入研究后撰写的厚重之作。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其一,深入细化以前的理论思考,或撰成专著,或修改原有论文结集出版。其二,有目的建构剧种理论框架。其三,随着许多戏曲剧种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对戏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价值的理论探讨增多。
纵观戏曲理论30年,成果丰硕,但也有不足。其一,戏曲理论与戏曲创作有所脱节。面对丰富多彩的各戏曲剧种的创作和演出,戏曲研究队伍较为注重文本、概念,而对表演、导演、音乐、舞美及市场运营、新观众心态变化研究较少、较浅,凸显出戏曲理论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问题。其二,戏曲理论界与当今思想理论发展大趋势有所游离,对社会转型期遇到的新问题,缺乏敏锐的反映和深入剖析,因而与迅速发展的时代有所疏离。总之,中国戏曲理论建设,仍需戏曲理论工作者继续艰辛劳作。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