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护研究 > 名家访谈

赵耀双访谈:发展经济更要注重文化保护

   导读:2003年的“夜郎之争”,到2008年的“鬼城之殇”,再到当前“李白”“赵云”故里之争,随着社会文化需求的逐步升温,名人故居争夺战的硝烟一直弥漫在中国文物界的上空,各大媒体的争相评论也是众说纷纭。到底是经济发展优先,还是文物文化保护更重,且听专家解读……

追求名人故里品牌,莫要触及人类道德底线
中国文物网:对于名人故里争夺战再现高潮,您是怎么看待这种现象的?就它的本质问题您个人有什么看法?
赵耀双:这个现象古今中外实际上都有过的。但是最近似乎更热闹了,有一点放大了。像过去古代的地方制,当地编史志的人为了提高自己这个地区的文化积淀,也把一些跟当地人有关系的所谓的名贤联系起来,因而古代也会出现几个地方都成为一个人的故里的情况。另外还包括地名,像过去说的钓鱼台、子牙河跟姜太公都有关,这样的事件不乏其陈。这种现象有其必然性,古语说的“仓廪实而知礼节”,就是说一个地方在经济繁荣之后,物质生活丰富以后,人们在精神层面上提出来的一种要求。地方上对文化得有一个定位,就是现在我们讲的文化定位。所以这时候各地关于这种文化渊源,文化古迹和这些历史文化名人有关的,就会拿出来。而这种现象在国外也很常见,像“高尔基、泰戈尔”的故里之争等,也都属于同一种情况。这种名人争论像对“诸葛亮的故里”之争很早就有,后来我对这些东西就不是特别关注了。但是最近“西门庆故里之争”出来之后,在媒体上看的出来比较厉害。
最初的争论都是在学术探讨当中,现在讲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我觉得这个也没有问题,历史文化名人作为一个文化遗产,文化资源,用名人效应来发展文化旅游,这个也是挺正常的。而且现在有的地区做的我觉得也是挺成功的,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举个例子,像凤凰,凤凰风景当然是好,但是我觉得主要还是沈从文先生的故乡,这有很大的关系,后来还是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小说把这个地方带起来的。打名人牌要打文化精髓,这个还是不错的。但是反过来说,现在西门庆这个,我觉得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文化需求,这变成了一种赤裸裸的产业的竞争。尤其是现在这种名人之争都是政府出面干预,这个跟文化上的学术研究,学术争鸣就不相干了,这里面还有一些所谓学者,甭管处于什么目的,在地方部门的要求支持下,把一些子虚乌有的东西,东拉西扯,生搬硬套的,把假的说成真的,那么这个我认为是对文化,对学术的不严肃行为。所以要说现在的这种所谓名人故里之争,事实上跟文化没有多大关系。不过就是借着争夺所谓的文化名人,有的还不是文化名人,来争旅游和城市的知名度,主要是经济利益在起作用。
为什么我觉得后来也引起大的波动呢?像“西门庆”这种人物已经超出了人们平时道德伦理的底线了,那就有点好坏不分了,因为至少这个人的道德在这。
“虚幻的名人”之争,只能伤害文化发展
中国文物网:您觉得这些情况频繁的出现对中国文化发展和相传上有什么利弊?
赵耀双:有的人认为所谓名人故里之争对文化有好处,认为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对历史名人的研究,但是我对这个观点不太同意。因为我觉得要是真的对历史名人的研究,完全可以放在学术的角度去进行,尤其是对一些确确实实中国值得骄傲的文化名人,像前面说的,李白,曹雪芹,我们可以放在学术上,也是文化的一个骄傲。但是后来像孙悟空、西门庆,这不算什么历史名人。所以我觉得要是名人之争闹到现在这样,可以说严重了一点,有百害而无一利,唯一有点利就是引起大众的普及,让媒体吸引一下大伙的视听,对于推动什么研究没有什么值得推动的。这方面我觉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文化遗产保护专员杜小凡先生,他在这方面讲的挺好的。他说利用历史文化遗产来扩大本地区的影响,通过适度开发,提高地方经济,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现在名人故里之争往往只能看到这种地方对于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的追求,把文化遗产给商品化了。
大家知道文化遗产或者说中国的文物,他的价值主要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跟科学价值。一般都不提经济价值,现在等于把那几个价值都放在一边了,而把这个单纯的经济拿出来,这就忽视了文化遗产真正的意义。有的地方追求所谓名人故里,无视历史去凭空捏造,把一些神话人物,传说当成文化遗产,来创造历史,更有甚者像“西门庆”这一类的,还是文学作品里的反面人物拿出来开发,这个有点直接挑战我们正直、善良的价值观,这是处于短势的经济利益考虑,哗众取宠的商业开发,最终只能破坏文化遗产,而那些不拥有真实历史信息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假古董,假遗产只能伤害文化。现在这个争论没有什么好处。
中国文物网:现在文化也和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提倡产业结构转型,从您的角度来看这个产业结构转型的说法,您是怎么看待呢?
赵耀双:文化产业我觉得跟文化事业实际上应该是两个意思,不能混淆。文化事业我觉得是一个比较公立性的,文化产业是靠文化这个东西来发展经济的,这一块我还真不是特别了解。
不能因缺少经济价值而放弃非遗保护
中国文物网:您刚才也提到了文化遗产,现在我们看到国家对文化遗产保护提到了很高的重视角度,尤其是非遗;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有一些地方政府对“名人故里”的争夺投放了很大的力度,你看这两者相比较,是什么样的情况?
赵耀双:对文化遗产,我觉得主要还是重在保护,现在文化遗产大致是分成两块的,一个是物质的,一个是非物质的。有十六字方针,实际上都差不多,物质文化遗产叫“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是改了一个,等于把“加强管理”变成了叫“传承发展”,我觉得这个方针是非常正确的。
但是现在是这样的,文化遗产保护,尤其是物质文化遗产,有时候跟经济建设还有一定的矛盾。前一阵闹的挺凶的拆梁思成先生故居,好像是南京等等。
所以对那些缺少利用价值,尤其是对缺少经济价值的文化遗产,我觉得保护工作目前做得还不是很有力。原因就可能因为缺少经济价值,对经济发展还是比较重要的。刚才说到非遗这一块,它有的经济价值不大,就跟这个有关系,对这块保护就不是很有力。为什么现在名人故里争夺这么凶呢?一是这个东西能吸引公众眼球,这里面有巨大的经济利益,甭管真的假的,即使是假的,有的地方愿意去捏造,把它变成真的,就是因为他里面有经济利益在驱使。所以会出现所谓的争夺,实际上争夺的还是背后的经济利益。
中国文物网:我们知道您是戏曲文物专家,那您对非遗保护有什么独到的见解呢?
赵耀双:我觉得现在非遗这一块是越来越发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产生和流传在农耕文明时期,也就是农业社会的条件下产生的,另外有的甚至更早,更原始一些。所以现在工业化,社会现代化,全球化趋势对它的破坏是一定的,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在被遗忘了,消失了,也是比较多的。我对非遗总结,刚才有十六字方针,抢救第一,然后是保护为主,我觉得最重要还有就是传承发展是比较重要的。你是想让它变成一个“化石”,最后进入博物馆,还是让它能够确确实实的薪火相传,保留下去。这样的话传承发展是很重要的。现有的还能够存在的,我们就不能让它从这再断了。一个是传承人,一个是如何把它发展下去,就以京剧来说,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你看京剧是还在传承,但要说发展,从京剧流派来说,建国以后形成的流派,一个是裘派,一个是张派,还有杨派,这是很早就有了,还是后来才红起来的,再往后这几十年,就没有,京剧虽然说振兴,但是没有一个新的流派出现。光是继承也不行,也还得有发展。
中国文物网:您最近有什么新的研究成果吗?
赵耀双:不是什么成果,但是我们现在在业余时间做所谓非物质文化。想把中国的传统节日,一般都是跟名人有关,我想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用曲艺给表现出来,最近我已经写了两段京东打鼓,一段是寒食节的,就是纪念介子推的,一个是端午节,我这是纪念伍子胥的,有的也还在写,比如说重阳节什么的,这都是业余搞的一些爱好。

 

人物简介:赵耀双,汉族,1969生于天津。1992年毕业于南开大学历史系博物馆专业。现任职于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博物馆处,副研究馆员。
主要成果:
参加《遗憾与教训总成》之《历史补遗篇》的撰写;
参加《中国历史上四大败类》一书《流氓篇》明清部分的撰写;
参加《文物鉴赏手册》一书中撰写《戏曲文物鉴赏》部分。
专著有《杂谈戏曲服装的演进》、《南北朝饮食中的调味品》;
《汉画像石刺客故事任侠精神》《从汉画像石所刻历史故事看汉代社会尚》。
岔曲《中秋月》;单弦《文昭关》、梅花大鼓《战金山》及京韵大鼓《探晴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