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展厅 > 文献资料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南京云锦

 

南京云锦因其绚丽多姿,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至今已有1580年历史。南京云锦与成都的蜀锦、苏州的宋锦、广西的壮锦并称“中国四大名锦”。
云锦的产生和发展与南京的城市史密切相关。南京丝织业发端于东吴(222―280)时期,东晋(317―420)末年,大将刘裕北伐,灭秦后,将长安的百工全部迁到建康(今南京),其中织锦工匠占很大比例。后秦百工中的织锦工匠继承了两汉、曹魏、西晋和十六国前期少数民族的织锦技艺。417年东晋在建康设立专门管理织锦的官署――锦署,被看做是南京云锦正式诞生的标志。从元代开始,云锦一直为皇家服饰专用品,清代在南京设有“江宁织造署”,《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江宁织造20年之久。
云锦工艺独特,用老式的提花木机织造,必须由提花工和织造工两人配合完成,两个人一天只能生产5-6厘米,这种工艺至今仍无法用机器替代。云锦主要特点是逐花异色,从云锦的不同角度观察,绣品上花卉的色彩是不同的。由于被用于皇家服饰,所以云锦在织造中往往用料考究、不惜工本、精益求精。云锦喜用金线、银线、铜线及长丝、绢丝,各种鸟兽羽毛等用来织造云锦,如在皇家云锦绣品上的绿色是用孔雀羽毛织就的,每个云锦的纹样都有其特定的含义。如果要织一幅78厘米宽的锦缎,在它的织面上就有14000根丝线,所有花朵图案的组成就要在这14000根线上穿梭,从确立丝线的经纬线到最后织造,整个过程如同给计算机编程一样复杂而艰苦。
云锦织造鼎盛时拥有3万多台织机,近30万人以此和相关产业为生,是当时南京最大的手工产业。1949年后,尽管政府先后投资几千万元用于恢复和保护云锦,南京市云锦研究所还成功地科学复制了上世纪70年代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禅衣”、北京十三陵定陵出土的明万历皇帝“织金孔雀羽妆花纱龙袍”等,但云锦仍然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局面,现在全国真正懂云锦技术的不过50余人。2001年,南京云锦正式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名次排于古琴之后。2003年11月,古琴被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想来云锦也应进入倒计时了。
了解云锦的人很少,即使是南京人亦是如此,关于云锦的书则更少,南京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南京云锦》,倒是既可以满足欣赏者的好奇,又可以作为云锦研究者的案头书。著名红学家李希凡先生称赞这本书“把云锦的美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中国南京云锦》的作者囊括了当今云锦界的权威学者,由中国著名纺织工艺专家、清华大学教授黄能馥先生出任主编。几乎国内所有重要的云锦实物图片在书中都有体现,为了收集有关云锦的资料,作者们跑遍了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博物馆,远到西藏博物馆和台湾故宫博物院。他们从全国各地征集来的近600幅云锦实物图片中精选出200多幅最具代表性的,进行归类整理后,分成历史源流、科技内涵、文化艺术价值三个部分,向读者展示了南京云锦由产生、发展到鼎盛、衰落的历史轨迹;表现了云锦工艺的辉煌成就;再现了云锦的华贵壮美。书中还将云锦放在与云锦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大背景中去阐述,去展示,使每幅云锦背后都有一段鲜活的故事。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织锦专业委员会顾问曹致沐先生认为,通过这本书可以“体会到南京云锦有别于其他织物、至今仍无法被现代科技所取代的最大特点;从‘寸锦寸金’想像到云锦艺人们的艰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