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展厅 > 文献资料库

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浦田歌

 

一如陕西有“信天游”,青海有“花儿”,上海也拥有完整优美的原生态民歌―――青浦田歌。现在,青浦田歌已经被列为上海市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重点项目。
    青浦田歌种类很多,有吆卖山歌、落秧歌、大头山歌等,是稻农插秧、除草、车水、挖地时传唱的。田歌以吴越文化为基础,内容分传统歌谣、即兴创作和新民歌 3种。演唱的形式也自成一格,有头歌、前卖、前嘹、长声、后卖、后嘹、赶老鸦、歇声 8个部分组成,头唱即领唱,由一人率先开腔;前卖、后卖属于单独演唱,赶老鸦、歇声是合唱,前嘹、后嘹、长声均为跟唱。田歌音调高亢嘹亮,旋律起伏大,经常出现八度的差异。演唱节奏是散板式的,没有周期性的节拍,速度也非常自由。
    田歌发展鼎盛时期,几乎家家都会唱,但也有半职业性歌手,当地尊为“歌师”、“歌伯”或“歌匠”。他们自幼学唱,既有即兴编唱的能力,又掌握了大量的历史故事、传说等长篇唱词。因此,青浦田歌的叙事歌颇有特色,短则几十行,长则上千行。每到农忙时节,两三人站在田头,敲锣打鼓,相互对歌。劳作从早到晚,歌师也要唱上一整天。为了给干活的人解除疲劳,他们常唱一些有趣的故事,或临时编一段笑料。有时也发号施令,请大家休息、吃饭、挪动干活的位置。除了对歌形式外,也有歌师与众人间你领我唱的形式。《青浦县续志》中就有“唱田歌悠扬赴节,声闻远近”的记载。
    解放后,田歌从田间唱到舞台,多次在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获奖。然而,随着农村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田歌赖以生存的载体正逐渐消失,高强度的农田劳作也已被机械化替代,会唱原汁原味田歌的老人大都 80岁以上,最年轻的也已 64岁。加之演唱的即兴性不便于纸面保存,田歌文化形态正在迅速消亡。目前流传的田歌还有《十二月生肖》(大头歌)、小山歌《山歌好唱口难开》(四句头山歌)、小调《小舨艄》、婚嫁礼仪歌《十教训》(娘囡对哭)等 6大类 20余首。
    今年初,上海成立了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基地,青浦田歌与上海顾绣一起被确认为市级保护工程。近日,青浦区政府拨出专项经费,用于田歌的抢救和研究。首先,准备对健在的田歌民间艺人进行抢救性记录,包括文字、音像、图片,建立田歌艺人档案库和田歌艺术档案库,出版有关文字、图片,举办研究性观摩演出;其次,保护田歌的生存环境,开展“青浦田歌之镇”、“青浦田歌之村”命名活动,恢复和发展区域性田歌传统活动;再次是建立青浦田歌博物馆(陈列室),举办“田歌节”,使之成为青浦地区独具特色的文化活动。
    原生态民歌:在长期劳动中产生,流传于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民歌手自行创作编排,用口传心记方式进行传唱流播,未经文人雕琢修饰的民间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