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动态

聚焦两会丨潘鲁生:振兴乡村就是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

“留住乡愁、振兴乡村就是留住我们民族文化的根,要在发展中保留民族自身特质,使传统与现代文化交融互补。”平头,黑框眼镜,一袭中式衬衣和外套,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协主席潘鲁生看起来像是一个地道的手艺人。2017年,他走访了全国21个省市100多个村庄,发现乡村建设缺少文化层面的关注,“文化不仅仅是文艺创作,还要关注文化环境和文化方式,从而建立更好的文化景观。”他说道。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潘鲁生的提案依然聚焦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并就文化繁荣助力乡村振兴等话题接受本报记者专访,也分享了他行走在民间文化抢救与保护一线的所思所悟。

山西灵石县董家岭村

抵御乡村“空心化”,呼唤“新乡贤”

“乡村振兴涉及历史记忆、文化认同、情感归属和经过历史积淀的文化创造基础,往往不是片面以城市为主导的‘送文化下乡’或所谓的先进模式移植和嫁接所能实现的。”潘鲁生说道。在他看来,关键要实现文明再生产,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尊重乡村文明,恢复和重建乡愁记忆。

潘鲁生认为,加强乡村人力资源建设,聚人气,能传承,有后劲,是当前乡村文化建设乃至整体振兴的一个关键。

考察浙江象山石浦古城

“人才振兴是保证乡村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源泉。”潘鲁生表示,一段时期以来,由于读书人离开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乡村精英资源流失,导致乡村人才“空心化”、文化“空心化”。他建议实施“新乡贤培育计划”,加强乡村人力资源开发和建设,重在重建乡村的知识阶层,充实乡村发展的中坚力量。

他举例,山东省东郯城红花乡是有名的中国结编织生产地,但传统生产和销售模式相对单一,有退伍军人和青年创业者回乡开拓了中国结的网络销售渠道,也引入景区作为纪念品销售,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发展成一个文化产业,当地百姓因此脱贫致富,获得感满满。

山东临沂红花乡发展民间编结工艺“中国结”

       在他看来,要培育和保护好文明传承发展的人力资源,一是要加强知识技能培训,着力提升本地农民素质,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统筹安排、产业带动的农民培训机制;二是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以文化人,培育乡贤文化,建设乡村思想道德高地;三是吸引新乡贤反哺,鼓励各方社会贤达投身乡村建设,推动人才回乡、企业回迁、资金回流、信息回传,使优秀资源回到乡村、惠及乡村。

“民俗文化+”计划增强乡村文化驱动力

“乡村是一个生活的共同体,要使文化成为乡村的凝聚力、生产力、驱动力,需从生活的层面出发,以文化提升生活品质,拓展发展空间,引领文明进步。”这些年,潘鲁生一直行走于田间地头,感受着乡村的点滴变化。

潘鲁生建议以“民俗文化+”计划增强乡村文化驱动力,具体而言,一是“民俗文化+乡村治理”,积极利用优秀传统民俗文化的正能量,把传统道德约束与村民自律、村组织管理有效结合起来;二是“民俗文化+公共活动”,使优秀民俗成为乡村公共活动的平台资源,在文化上有传承,在发展中有凝聚和认同;三是“民俗文化+经济发展”,在自觉传承民风民俗的基础上,发展观光农业、现代农庄和特色小镇等,使农民在家门口致富,使乡村成为宜业宜居的新家园。

胶东海洋文化渔家游

日前赴岭南地区开展的年例调研令潘鲁生印象深刻,当地的传统民俗活动非常丰富,“可以说,这些仪式礼俗、乡土乡音和传统建筑、村社地标等就是共同记忆和情感归属,也是我们抵御村落‘空心化’‘老龄化’的一种情感纽带。”他说道。在他看来,农村下一步应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比如建设“乡土博物馆”,重视各具特色的乡村聚落、民居住宅等“乡土景观群”等,让民间文艺活跃在民间,充实乡村内生动力。

广东湛江年例节俗“醒狮表演”

潘鲁生同时透露,2017年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已全面启动“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和“中国民间工艺传承传播工程”,前者旨在编辑出版全民族共享的民间文学宝库;后者将全面辑录中国民间传统工艺,服务传统工艺振兴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目前正重点推进试点卷、示范卷工作。

“两大工程互为补充,是中国民协对我国民间文艺的一次全面深入的发掘整理和文化传播工程,具有填补空白的学术价值。不仅要在学术上扎实传承中国民协的治学传统,同时致力于服务当前的文化建设与发展,进一步面向当代文化和生活的实际,充分发挥民间文化价值。”潘鲁生说。


(文章来源:《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