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非遗动态

千年文化孕生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见闻

    外国友人在汶川县举行的千人坝坝宴上体验当地民俗(2017年11月18日摄)。新华社记者 陈地 摄

  新华社成都5月10日电 题:千年文化孕生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见闻

  新华社记者陈地

  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已经十年。地震中遭受损失的羌族非遗文化现状如何?是走向消失还是依然薪火相传?

  记者来到羌族核心聚居区,欣喜地发现羌笛、羌绣、羌戏、羌医药、羊皮鼓舞等羌族非遗文化,正在街头、在乡间、在校园焕发着勃勃生机。

  当记者来到茂县凤仪镇小学的时候,9岁的卢晨曦身着粉红色美丽的羌服,正勾勒自己的羌绣图案。今天她要和班上的22位同学一道,学习羌绣里“齐针绣”的绣法。卢晨曦说,她已经在班上学习快一年了,每周上两次课,目前已掌握“单钩绣”了。拿出自己以前的作品,小姑娘一脸骄傲地说:“等到6年级毕业,我就会十几种绣法了,肯定比这个还美!”

  旁边的教室里,当了32年数学老师的李淑君正在给学生们教授羌笛吹奏技巧。“今天我们学的是‘丰收歌’,它是喜悦的,不要用长音节,要表达出欢快的情绪。”

  李淑君说,从2012年开始在学校兼授羌笛,已经教会了100多名学生吹奏。“我不仅教孩子们如何吹,还会给他们讲每首曲子的创作背景、它的情感,这就有我们羌人的生活特点在里面,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了解羌族文化。”

  凤仪镇小学大队辅导员王明美告诉记者,该校是全省首批开展羌文化进校园的试点学校,至今已有6年。羌文化课程是学校的兴趣班,每周五、周六两堂课,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择羌语、萨朗操、羊皮鼓舞等10多个羌族非遗项目,“不管是汉族学生、还是羌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很高,课程成为常态化后,对传承羌文化真的很有帮助,孩子才是未来嘛!”

  非遗文化保护,“保存式”的理念往往是行不通的,生产性保护和活态传承尤为重要。据羌文化研究者陈海圆介绍,2013年正式对外开放的茂县古羌城,不仅浓缩了羌族的建筑文化、历史文化等,更重要的是对羌族非遗文化进行活态展示。目前茂县古羌城每天有民间艺人、非遗传人和羌族群众近400人,对羌族传统的转山会、羌年、瓦尔俄足等节日进行展演,举行传统羌族舞蹈萨朗舞、羌族体育项目推杆等活动与游客互动。

  汶川县文体广新局副局长李晓鹏介绍,羌文化传习所的建立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重要载体。目前在汶川乡镇已设有6个传习所,非遗传承人在传习所免费练习、授课、展演,包括羌笛、羌绣、民歌、剪纸等多个非遗项目。

  当记者来到汶川县银杏乡羌文化传习所的时候,羌绣传承人王明香正在组织50名学员进行“羌绣设计骨干管理培训班”的结业考试。王明香说,她们在这个传习所学习、培训,几年下来,全乡5个村有劳动力的妇女几乎都学会了羌绣。

  据统计,目前汶川县、茂县两县分别已有省级以上羌族非遗文化保护项目13项、21项,非遗传承人超300人。

  李晓鹏告诉记者,近日,县里还组织了数十位羌笛、羌绣、羊皮鼓舞等项目的传承人到俄罗斯、泰国、台湾等地展演,受当地观众的喜爱和欢迎。“我最大的感受是,十年前我们想的是如何让宝贵的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要消亡,现在想的是如何走向世界。”

   茂县凤仪镇小学学生在兴趣班上学习羌笛演奏(4月20日摄)。 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已经十年。地震中遭受损失的羌族非遗文化现状如何?是走向消失还是依然薪火相传?记者来到羌族核心聚居区,欣喜地发现羌笛、羌绣、羌戏、羌医药、羊皮鼓舞等羌族非遗文化,正在街头、在乡间、在校园焕发着勃勃生机。新华社记者 陈地 摄

    一名羌族妇女在茂县古羌城内展演日常生活场景(4月20日摄)。 2008年汶川大地震至今已经十年。地震中遭受损失的羌族非遗文化现状如何?是走向消失还是依然薪火相传?记者来到羌族核心聚居区,欣喜地发现羌笛、羌绣、羌戏、羌医药、羊皮鼓舞等羌族非遗文化,正在街头、在乡间、在校园焕发着勃勃生机。新华社记者 陈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