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我院柯小杰教授受邀参加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第二届第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

 

     

       923日至24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第二届第二次常务理事(扩大)会议在四川省宜宾市兴文县召开。来自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非遗协会各会员单位、高校和专家等在内的近百人参会,中国民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兼秘书长柯小杰教授代表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校长龚珍旭出席,四川文化艺术学院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副会长单位。会议期间同步开展了非遗业务培训会和主题教育专题辅导会。

 

 

2021年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传统医药、川茶、非遗数字化专委会成立之后,今年上半年,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非遗影像记录与传播专委会、川菜专委会相继成立,协会专业力量不断壮大。各专委会在成立之际还大力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菜烹饪技艺保护计划研讨会”“数字化赋能非遗传承与保护激发新活力”主题演讲、“天府大讲堂—智慧非遗文旅公开课” 以及“守正创新—巴蜀文明与非遗影像的当代实践”论坛等丰富多彩的专委会非遗主题活动,深受各界欢迎。

 

据悉,目前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已经启动了“川酒专委会”“传统美术专委会”“传统音乐舞蹈专委会”的筹备工作,与此同时,“非遗民间艺术与文创专委会”“曲艺专委会”“川剧专委会”“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专委会”“绣品专委会”等相关工作也在筹备和酝酿之中。

 

四川全省非遗协会系统就非遗保护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痛点、堵点”问题开展调研,为基层和会员单位释疑解惑,提供破解之策。上半年,协会深入泸州合江永兴城酱油文化博览园、成都天艺浓园艺术博览园、成都市天和银楼、四川工美集团及崇州、乐山峨边、德阳罗江等20多个市州区县、企业及会员单位开展调查研究,并根据当地实际需求组织协会专家团队予以帮助指导。

 

为积极推进基层非遗保护社会组织建设,落实《四川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要求,协会秘书处和专家委员会分赴市州区县指导各地各级筹备组建非遗保护协会等社会非遗组织,推动当地非遗整体性、系统性保护和创新性发展。目前,四川全省已建市州级非遗保护协会和文化遗产保护组织6个,区县级非遗保护协会5个,其中北川、珙县、洪雅、江油、天府新区是贯彻落实四川“十四五”非遗保护规划要求成立的首批县(区)级非遗保护协会。

 

 

“守正创新是行业组织坚守的方向”,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一级巡视员赵红川说,在全社会参与非遗保护的洪流中,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立足实际,创造性地设置了专委会,并将其由咨询型的机构变为实操型的机构,发挥了协会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他看来,“非遗+”“+非遗”均需要引进和依靠社会力量,希望更多的志愿者加入进来,主动建言献策,组织力量参与到非遗保护工作中来。

 

 

 

  中国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四川省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郑晓幸安排部署了协会下一步工作。他表示,要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应激活全社会的创造热情,在推动四川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中高度重视和整合“有为的政府,有效的市场,有活力的社会组织”三支力量。在其中,协会应作为桥梁和有生力量,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

 

 

 

开放包容是协会发展的活力来源,要守得住原生态,绽放出新风采,打造巴蜀非遗品牌。郑晓幸强调,为全面提升四川非遗保护传承创新的影响力,竞争力和传播力,下一步协会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协会特别是各专委会的优质资源来全面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创新的各个板块。同时,协会应强化组织建设,发挥专家智库作用,扩大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利用传统节会和新媒体传播形式扩大四川非遗影响力,讲好四川故事、非遗故事。

 

 

 

图片:柯小杰 文旅中国

来源:文旅中国

编辑:满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