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耿纪朋教授应邀参加“美术史再出发——第十七届中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

      

 

  2007年,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与全国十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共同发起举办了首届“中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时隔十六年,2023年11月25至26日,“美术史再出发——第十七届中国高等院校美术史学年会”再次回到其发起地,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这次会议围绕“美术史再出发”的主题,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对美术史学界既有的成果进行总结与反思,对美术史的重大问题进行再讨论,对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史学术体系进行思考与探索。中国(民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耿纪朋教授受邀参加了此次会议。 

 

 

当下的美术史研究以考古学、图像学等为支点,以现代技术为依托,对各种实证材料进行历史阐释,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为美育提供了可依循的历史叙事。本次会议采取征稿与约稿相结合的形式,在筹备阶段得到全国各大高校、研究机构、博物馆、美术馆的美术史研究者积极响应,共收到了投稿581篇,入选23篇。为期两天的会议在版块设计上突破了中西方美术史、艺术理论之间的界限,增强了跨学科与跨文化的交流互动。会议共分为八场,来自全国25所高校与博物馆的29位学者在会议中介绍自己的研究成果。

 

 

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党总支书记于润生主持开幕式,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人文学院院长黄小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前院长尹吉男、李军通过视频致辞。

 

 

会议分为“美术史的‘宇宙’”、“艺术与精神”、“跨文化的视野”、“图像与诠释”、“从视觉出发”、“器·物·像”、“从形式出发”、“以作品为中心”八个主题,我院院长耿纪朋教授在第六场“器·物·像”的主题报告中,通过分析图像风格、发愿文字和功德主榜题身份,提出《魏文朗造像碑》为佛教化的道教造像碑。

 

 

最后,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黄小峰总结指出,这些专题研讨既有对传统艺术研究对象如书画与雕塑的关注,也包括对摄影、小说插图、器物等多元化与跨学科的思考,既有对传统图像理论的反思与新释,也通过具体案例研究展示对图像的新观看方式,呈现出全球化的视野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

 

站在新时代的历史节点,美术史学科也同其它学科一样,面临着新的历史机遇与挑战,需要顺应时代发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推动学科研究的发展。29位与会学者的报告呈现出对当前美术史学领域的研究问题、方法、范式的最新思考。报告中既有对传统艺术史研究对象书画与雕塑的关注,也包括对摄影、小说插图、器物等多元化议题的探索;既有对传统图像理论的反思与新释,也通过具体案例研究展示对图像的新观看;多篇报告呈现出一种全球化视野,践行跨文化的研究方法,从中国走向世界,深入探索人类文化、思想、艺术的多样化形式。我们希望能够始终抱持着“再出发”的精神动力,坚持开放、多元、探索、创新的学术态度,在当代中国新的时代语境下继续探索新的道路与方法。

 

 

 

部分来源 | 中央美术学院官方网站

编辑 | 满媛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