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的消亡符合文化上的“新陈代谢”规律?
《中国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知识竞赛》第十七题说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一样,总有一天是要死亡的,这是自然规律。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简单、最稳妥、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将它们放进博物馆。”
显然这个观点是不合理的。但是第一句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人一样,总有一天是要死亡的,这是自然规律”却有一定的道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情感、动机的表达和表现形式,当其不能满足人们对它物质上或精神上的追求时,不能引起人们表达情感或动机的共鸣时,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便面临危机。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都是由于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生活才逐渐失去了生存的文化空间才面临濒危,也正是由于社会的进步、新生事物的产生,造成了传统文化出现保护与传承的问题。我认为文化的产生与消亡过程正如生命的产生与死亡过程一样,姚莽在《文化代谢论——文化的“生”与“死”》一文中指出“任何文化事物都有一定的生命周期,都经历由起到落,由生到灭,由新到旧的过程,新事物的不断产生。”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传统的文化事物,也符合文化上的“新陈代谢”规律,也有由起到落、由生到灭的过程,当它被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生活时,注定会被淘汰。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的大学生,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以及亲身置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实践调查过程中,我也一直存有一个疑惑,纵观人类文化史,有众多的灿烂文明最终消逝在后人的视野中,除却当时人的不作为之外,是否文化本身自有其生死存亡的规律?我们又是否需要投入过大过多的财力、物力来拯救那些终将灭绝的技艺?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又在哪里?对此我有一种可能浅薄的观点,我们的保护是为人类留存一份文化的记忆,而不是不计成本代价地让一种终将绝灭的技艺苟延残喘下去。倘若在社会各界力量的关心下以某种方式复活一些传统技艺那当然是最好不过的,但是,大众的审美价值取向也是需要引导和重塑的,而当代大学生无疑应该担当更多的文化责任和时代使命。
(蒋帅浙江师范大学学生)